端木正 (法官)

此条目的主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关于柯文哲政治獻金案中的涉案會計師,請見「端木正 (臺灣)」。

端木正出生(1920-07-17)1920年7月17日 中國京兆地方逝世2006年11月28日(2006歲—11—28)(86歲)中華人民共和國广东省广州市国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程度博士母校武汉大学、清华大学研究院、法国巴黎大学法学院职业法官知名作品《世界简史》、《国际法》政党中國民主同盟儿女端木美(女)

端木正(1920年7月17日—2006年11月28日),男,祖籍安徽,生于北京,中国法学研究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曾經擔任民盟广东省委常委、主委、民盟中央常委、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

生平[编辑]

在1930年代末期至1950年代初期,端木正分別在武汉大学政治学系、清华大学研究院法学研究所、法国巴黎大学法学院完成從學士到博士學位的課程。时任岭南大学校长的陈序经写信邀請他到廣東。

1951年,端木正回国就任岭南大学历史政治学系副教授兼代系主任,後轉至中山大学法政学系、历史学系副教授。在反右運動中,他从副教授降到图书馆资料室做资料员。在其得到正名後不久文化大革命發生,他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2][3]

1977年北京大学因为师资严重不足,邀请端木正去作法国史系列讲座。商务印书馆邀请端木正给《拿破仑时代》英文版、中文版做校对。[3]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他回到中山大學任教歷史系與政治系。

1980年中山大学重新開辦法律系,他出任系主任。1985年被任命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1987年中山大学法学研究所创办,他擔任所长。[2]

1989年最高人民法院邀请端木正任副院长。1990年,70歲的端木正接任職位。但此後他仍往返於北京廣州之間任教於中山大學。

1991年9月端木正任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1993年被中国指派为设在荷兰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首批4名仲裁员之一,並一直连任至逝世。[2]

纪念[编辑]

2007年7月,端木正塑像在中山大学正式揭幕。[4]

端木正收藏的5,000册书和1,000多份文件,被中山大學收藏。

2010年11月,中山大學開設端木正教授藏书纪念室,以用作存放他的藏書。[5]

家庭[编辑]

女:端木美,1967年毕业于中大外语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法国史研究会会长。[6]

著作[编辑]

《世界简史》

《国际法》(主編)

《法国大革命史词典》(主編)[7]

参考[编辑]

^ 最高法原副院长端木正逝世. 新浪. [2013-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 2.0 2.1 2.2 法学大家端木正:一生最爱是教书. 新浪. [201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1).

^ 3.0 3.1 端木正:辉煌人生从60岁开始. 金羊网-新快报. [201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6).

^ “教书匠”端木正“重回”中大. 網易. [2013-02-20]. [永久失效連結]

^ 端木正5000册藏书捐赠中山大学图书馆. 新华网. [2013-02-20].

^ 端木正父女:中大是我们共同的骄傲. 南方網. [201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 送别端木正. 南方新闻网. [2013-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18).

查论编中山大学历史源流

国立中山大学

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

廣東公立法政大學

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

國立廣東法科學院

廣東省立勷勤大學

华南联合大学

私立广东国民大学

私立廣州大學

私立文化大學

私立广州法学院

岭南大学

广东省立法商学院

中山医科大学

博济医学堂

廣東公立醫科大學

私立夏葛医学院

私立广东光华医学院

旧址

文明路旧址

石牌旧址

西迁旧址

院系广州校区南校园

中国语言文学系

历史学系

哲学系

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博雅学院

岭南学院

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学学院

物理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体育部

艺术学院

北校园

中山医学院

光华口腔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护理学院

东校园

法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管理学院

心理学系

新闻传播学院

信息管理学院

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化学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国家保密学院

网络安全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系统科学与工程学院

药学院

珠海校区

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历史学系(珠海)

哲学系(珠海)

国际金融学院

国际翻译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旅游学院

数学学院(珠海)

物理与天文学院

大气科学学院

海洋科学学院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学院

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

中法核工程与技术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软件工程学院

深圳校区

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深圳)

药学院(深圳)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材料学院

农学院

生态学院

理学院

商学院(创业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

智能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先进制造学院

先进能源学院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柔性电子学院

科研国家重点实验室

光电材料与技术

有害生物控制与资源利用

华南肿瘤学

眼科学

科研计划/单位

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国家航天局引力波研究中心

天琴计划

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

“中山大学”号海洋科考船

人物创始人孫中山校长

鄒魯

顾孟馀

陈公博

褚民谊

经亨颐

戴季陶

朱家骅

张云

金曾澄

王星拱

陈可忠

李凡夫

刘渠

許崇清

崔金锡

李嘉人

杨毅

黄焕秋

李岳生

曾汉民

王珣章

黄达人

许宁生

罗俊

高松

著名师生

历史名师列表

校友列表

附属附属医院

附属第一医院

孙逸仙纪念医院

附属第三医院

附屬第五醫院

附屬第六醫院

附屬第七醫院

附屬第八醫院

中山眼科中心

肿瘤防治中心

附属口腔医院

獨立學院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 民独本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 民独本

附属学校

附属中学(1924-1952)

附属中学(1960-1962)

附属中学

附属小学

珠海附属中学

珠海附属小学

深圳附属学校

现存亲缘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农业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岭南大学

國立中山大學

查论编南京市金陵中学历史早期汇文书院(1888–1910) → 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10–1937)基督书院(1888–1906) → 宏育书院(1906–1910) → 1910年与汇文书院合并为金陵大学附属中学益智书院(1888–1906) → 1906年与基督书院合并为宏育书院发展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 万县金大附中及驻蓉分班(1937–1945) → 金陵大学附属中学(1945–1951)金陵补习学校(1939–1941) → 鼓楼中学(1941–1942) → 同伦中学(1942–1945) → 南京金陵中学(1945–1946) → 1946年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合并当代金陵大学附属中学 → 南京市第十中学(1951–1988) → 南京市金陵中学(1988-)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附属中学(1924–1951) → 1951年与金陵大学附属中学合并为南京市第十中学风物规划早期汇文书院钟楼 · 东课楼 · 西课楼 · 口子楼 · 小礼堂 ·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老建筑群(西迁时期驻蓉分班)當代行健楼 · 行知楼 · 汇文楼 · 汇贤楼 · 汇智楼 · 曹隐云科学馆 · 体艺楼分校河西分校(2003-) · 金陵汇文学校(2008-) · 实验小学(2008-) · 南京实验国际学校(2008-) · 仙林分校(2012-) · 龙湖分校(2014-) · 岱山分校(2014-) · 西善分校(2014-)人物校长福開森 · 师图尔 · 包文 · 文怀恩 · 美在中 · 韦理生 · 刘镜澄 · 刘靖夫 · 张坊 · 贝德士 · 陈嵘 · 刘开荣 · 李震 · 郑斌 · 周家瑞 · 李治中 · 李执 · 贾其锐 · 林敏 · 华才甫 · 王民 · 浩毓勤 · 欧阳仪 · 杨运清 · 韩冲 · 王凡 · 陈正祥 · 黄重国 · 王桂芳 · 朱梦斋 · 杨祖恒 · 王次伍 · 岳燕宁 · 丁强 · 邹正 · 尤小平 · 刘前树 · 沈方晓 · 孙夕礼校友科技:韩安 · 陈嵘 · 陈桢 · 吕彦直 · 任延桂 · 王家楫 · 诸福棠 · 陈封怀 · 陈鸿逵 · 戴安邦 · 黄瑞纶 · 赵敏学 · 吴友三 · 陈恩凤 · 孙明经 · 侯学煜 · 汤于翰 · 萧家捷 · 方中达 · 王金陵 · 杨槱 · 吴仲华 · 陳夢熊 · 林同骥 · 陈学俊 · 黄孝宗 · 徐僖 · 钱宁 · 何康 · 吴旻 · 经福谦 · 吕敏 · 齐康 · 李明耀 · 刁锦寰 · 李正邦 · 戴尅戎 · 陈定昌 · 祝世宁 · 傅新元 · 田刚 · 鲍哲南人文:刘伯明 · 陶行知 · 陈裕光 · 李小缘 · 宗白华 · 盛成 · 魏學仁 · 柯象峰 · 吴景超 · 杭立武 · 王绳祖 · 黄瑞采 · 曾昭燏 · 朱凡 · 程千帆 · 恽宗瀛 · 秦岭云 · 朱启平 · 周伯埙 · 厉以宁 · 吴敬琏 · 傅二石 · 高行健 · 周小陆 · 叶继元 · 王恩涌社会活动:黄荣良 · 许传音 · 许养秋 · 徐绍武 · 林遵 · 徐国懋 · 吴茂荪 · 陈邃衡 · 何锡麟 · 陈舜礼 · 洛辛 · 高博 · 赵洛生 · 端木正 · 安迪伟 · 万典武 · 张横江 · 田联韬 · 石庆辉 · 姜克安 · 胡敏 · 韩南鹏 · 夏道生 · 沈君山 · 彭时雄 · 李前煦 · 陈世光 · 陈良琨 · 姜澄宇 · 马肇立 · 铁竹伟 · 王洪光 · 周珉 · 何琦 · 刘忠虎 · 张寅平 · 唐勇 · 汪文斌 · 史安斌 · 孙玥 · 刘恺 · 黄晓宇 · 祖鋒 · 蒯乐昊 · 迟晶其它:韓恢 · 孙仲逸 · 韩元佐 · 张彦 · 余永年 · 傅新元 · 卢生 · 邓芝福 · 王德明金陵中学网站

端木正在中国民主同盟的职务查论编中国民主同盟第六届中央委员会1988年10月-1992年12月名誉主席楚图南主席费孝通副主席

钱伟长

高 天

叶笃义

谈家桢

陶大鏞

千家驹[注 1]

关梦觉

罗涵先

马大猷

冯之浚

丁石孙

康振黄

孔令仁

谢颂凯

秘书长吴修平常务委员

丁石孙

千家驹

马大猷

马梅荪

王 健(京)

王 健(冀)

王丹凤

王启宏

孔令仁

卢乐山

叶君健

叶笃义

叶培大

冯之浚

冯亦代

冯克熙

江景波

朱宣人

朱德熙

邬沧萍

庄明理

刘克静

刘佩英

刘诗白

刘德海

关世雄

关梦觉

池际尚

杨 明

杨奎章

吴汉家

吴克清

吴作人

吴修平

吴富恒

萧 乾

沈 晋

张芝联

张毕来

张纪域

张远谋

张楚琨

陈心铭

陈癸尊

陈新民

范 濂

林 英

林宗彩

林金铭

罗涵先

赵一明

洪伯铿

祝汝方

费孝通

俞泽猷

钱伟长

倪保珊

徐 鹏

徐景星

翁曙冠

高 天

高景德

高擎洲

谈家桢

聂卫平

陶大鏞

康振黄

谢颂凯

彭少逸

韩毅之

戴树和

戴爱莲

端木正

^ 注1:1991年3月民盟六届中常会第十二次会议撤销千家驹副主席、中央常委职务

查论编中国民主同盟第七届中央委员会1992年12月-1997年10月主席费孝通(辞职)[注 1]→丁石孙[注 2]常务副主席丁石孙[注 3]副主席

钱伟长

高 天

谈家桢

陶大鏞

罗涵先

马大猷

冯之浚

丁石孙(升为常务副主席)

康振黄

孔令仁

谢颂凯

吴修平

张毓茂

厉以宁(增选)[注 4]

江景波(增选)[注 5]

袁行霈(增选)

秘书长俞泽猷常务委员

丁石孙

马大猷

马梅荪

王 健(京)

王 健(冀)

王丹凤

王启宏

王积涛

孔令仁

冯之浚

冯克熙

厉以宁

卢 强

叶大年

江景波

池际尚

刘诗白

刘佩瑛

刘德海

关世雄

朱宣人

邬沧萍

沈 晋

杨 明

杨奎章

吴汉家

吴克清

吴修平

吴富恒

张芝联

张存浩

张纪域

张厚粲

张楚琨

张毓茂

陈心铭

陈癸尊

范 濂

林金铭

林宗彩

罗涵先

岳书仓

洪伯铿

祝汝方

赵一明

胡政光

费孝通

俞泽猷

高 天

高景德

高擎洲

谈家桢

袁行霈

聂卫平

钱伟长

倪保珊

徐 鹏

徐景星

翁曙冠

陶大鏞

康振黄

曾孝箴

谢颂凯

彭少逸

韩毅之

戴树和

端木正

^ 注1:1996年11月民盟七届五中全会接受费孝通辞去民盟中央主席职务的请求

^ 注2:1996年11月民盟七届五中全会选举丁石孙为民盟中央主席

^ 注3:1994年7月,民盟七届中常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丁石孙为常务副主席

^ 注4:1995年12月民盟七届四中全会补选厉以宁为副主席

^ 注5:1996年11月,民盟七届五中全会选举江景波、袁行霈为副主席

端木正在中国法学会的职务查论编中国法学会第三届理事会1991年5月-1997年1月名誉会长

张友渔

王汉斌

任建新

会长邹 瑜常务副会长朱剑明副会长

林 准

俞 雷

佘孟孝

邹恩同

高西江

梁国庆

王叔文

孙琬钟

王家福

罗豪才

高铭暄

陈光中

巫昌祯

宋树涛(增补)

秘书长宋树涛常务理事

柴发邦

马克昌

齐乃宽

张光博

种明钊

李启欣

王天木

杨福坤

孙延枯

顾问

王仲方

王铁崖

甘重斗

李浩培

陈守一

贾 潜

倪征𣋉

陶希晋

曹海波

梁文英

韩德培

裘劭恒

端木正

谢邦治

端木正在中国法官协会的职务查论编中国法官协会第一届理事会1994年5月-1999年12月名誉会长郑天翔会长任建新常务副会长

高昌礼

林 准

马 原

副会长

端木正

谢安山

何兰阶

曾汉周

王怀安

王战平

宗 光

华联奎

秘书长单长宗副秘书长李玉成

官宣!爱奇艺免费直播国足客战印尼
轻松畅享世界杯 圆刚A852M高清电视棒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