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意大利翁布里亚大区的小城佩鲁贾,有一座外形朴素却充满传奇色彩的体育场——雷纳托·古里球场。这座球场不仅是无数经典战役的舞台,更是中国球员登陆意甲联赛的圆梦之地。今年,这座英式风格的球场迎来了它的50周年纪念。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意大利足球史上绝无仅有的“群众奇迹”。
雷纳托·古里球场,容量23,625座。它的落成,是对意甲(Serie A)的狂热渴望而催生出的奇迹。1974年底,佩鲁贾足球俱乐部距离晋级意甲仅一步之遥,但俱乐部缺少一座符合顶级联赛要求的主场。时任佩鲁贾市副市长、现年93岁的法比奥·马里亚·丘菲尼回忆,在一次午餐会上,俱乐部高层推出了一块写着巨大字母“A”的蛋糕,这是对新体育场最直白、最正式的催促。
然而,当时市政府面临“三无”困境:无设计图、无资金、无选址。按照正常程序,一座体育场的建造需要数年。1975年是选举年,体育场的建设成为了政治博弈的焦点。面对反对派的质疑和球迷们对晋级的热切期盼,市政府决定绕开繁琐程序,先建造一座临时体育场。
最富传奇色彩的一幕发生在选举前的一个周日。为了平息球迷的怒火和反对派的质疑,市政府与钢铁公司Sicel合作,上演了一场惊人的“突击战”:一队卡车从Sicel出发,在红色旗帜与欢呼声中,设施的钢结构部件抵达了皮安迪马西亚诺,到了晚上,体育场的骨架就被勾勒了出来。这座体育场仿佛一夜之间在公众眼前拔地而起。
它最初被称为皮安迪马西亚诺体育场,采用英式风格,取消了田径跑道,最大化了观赛体验。这座“临时”的场馆,最终被定为永久主场。1977年10月30日,佩鲁贾球员雷纳托·古里在对阵尤文图斯的比赛中,因心脏病突发不幸离世。为了纪念这位为俱乐部献出生命的英雄,体育场更名为雷纳托·古里球场。
佩鲁贾书写了意大利足球史上最动人的“黑马传说”。俱乐部曾创下1978/1979赛季不败纪录,并成为挑战意甲传统豪门的主要力量。著名的“雨战”发生在雷纳托·古里球场。在2000年意甲收官战的瓢泼大雨中,正是佩鲁贾凭借主场的优势和坚韧的斗志,以1-0击败了当时领跑的尤文图斯,亲手改变了冠军归属。这座球场就是“小城俱乐部挑战世界豪门”故事的舞台。
对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球迷来说,雷纳托·古里球场不仅是一座意大利小城的主场,更像是一块通往欧洲顶级舞台的试金石。1998年,日本球星中田英寿加盟佩鲁贾,在意甲首秀中梅开二度,一鸣惊人。这座球场见证了他从亚洲新星到世界级中场的蜕变,也为后来的亚洲球员打开了通往欧洲主流赛场的大门。
两年后,中国足球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时任国足队长马明宇租借加盟佩鲁贾,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登陆意甲的中国球员。雷纳托·古里球场因此在中国球迷心中留下了特殊的位置,象征着那一代球员追逐欧洲梦想的勇气与起点。
尽管有着辉煌的历史,佩鲁贾俱乐部仍难逃财务危机,于2005年宣布破产并解散。幸运的是,在佩鲁贾市民和当地足球精神的驱动下,新的实体佩鲁贾足球俱乐部得以迅速成立并继续运营。俱乐部目前在意大利低级别联赛(意丙)中奋战。在这场俱乐部的风波中,雷纳托·古里球场始终屹立不倒。它仍然是重生后的佩鲁贾俱乐部的主场。
这座“一夜建成”的球场,不仅是佩鲁贾的骄傲,也成为意大利足球史上草根精神与不屈意志的象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